第741章 无盐税则无国(2 / 2)

唐朝好地主 木子蓝色 1222 字 2个月前

李世民要钱,李超也一直在帮他弄钱。

现在朝廷欠了三千贯的国债情况下,李世民还想要跟突厥人硬刚,要打一场,而不是想着割地赔款,和亲纳贡这些,李超也很感动。

“陛下,如果是三千万贯以内,臣有办法筹款。但这些钱不是凭空得来的,这些钱是民之财富,不管用什么方法收上来,这其实都是在损耗国力,损耗国威、皇权。”

李世民点头。

他当然知道这些,就跟之前向富人和买粮食,发行债券这些一样,他很清楚这些事情的本质。

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。

隋末大乱,天下最终归于唐,有许多原因,其中唐维护了各方的利益,这是关键的一点。如果朝廷一直只顾着搜刮天下财富,最终会有人揭竿而起的,就如隋朝,再强盛的大隋,一旦爆发起来,也就轰然倒塌。

“说说你的办法,朕考虑考虑!”

李超有很多种办法筹钱,但每一种都不是没有代价的。

比如开战争捐,向天下富人募捐,那是最低级的手段,那是真正的强征暴敛,会引得无数人怨恨。

也可以加饷,让天下丁口加战争税,就如同明末的三饷,但历史证明,明末的三饷设计之初,虽然听起来百姓负担不大,但在实际的征收过程中,这些加饷,却都摊派转移到了极少数的贫穷百姓身上,因此最后三饷也成为压跨明王朝的一根重要稻草。

按照征税的本质来讲,其实应当是向财富最多的人征更多的税,向财富少的百姓少征税,这样就能从最少的羊身上拔出最多的羊毛,然后听到最少的羊叫。

只不过,这里面也含有许多诀窍,简单的征税方法,会让人反对怨恨。

“陛下,盐!”

李世民盯着李超,听到这个盐字,眉头皱了皱。

“盐?”

朝廷已经在两年前对盐实行了专卖政策,一个盐,已经为朝廷每年增加了百万贯盐税,这个税收,让李世民是非常满意的。这可是以前没有的税收,现在白增了百万。

但盐税这两年基本上是一年百万贯左右,如何弄到三千万贯?

“难道盐要涨价加税?”李世民问,他以前听李超讲过,盐税这东西,其实本质上就是一项人头税,因为人人要吃盐,往盐里征税,那么最终每个百姓都要为盐税付钱,但朝廷却不需要向所有百姓征税,只需要向盐商征税就好,盐商通过提高盐价,再相当于向百姓收了税。

如此一来,朝廷没有直接向百姓征盐税,只向少数盐商征税,税收了,却不用那么费心费力。

用李超对他说过的话来说,这其实是一种流转税。

李世民现在只想知道,要如何在原来百万贯的盐税上,增加到三千万贯。

“陛下,盐税可以涨点,但我们涨不到三千万贯,因此,我们的钱虽出在盐上,但却还需要更多的方法策略。”

李世民忍不住又捏起了小胡子,他想不通,如何能做到。

“请借用文房四宝!”李超道。